九九欧美_精品久久久久久乐_国产中文字幕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精品一区二区爱,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

WAP手機版 RSS訂閱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設為首頁
新聞精選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新聞精選

綠色低碳園區可持續發展設計路徑研究

時間:2025-07-09 15:41:16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218  
內容摘要:作者簡介劉妍炯,大學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現供職于德勤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隨著我國“企業入園”的發展趨勢持續向好,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本文通過對現行綠色低碳園區評價標準進行匯總和剖析,在“雙碳”目標和低碳園區設計趨勢下,對低碳園區設計路徑進行探索,幫助新建園區項目實現...



作者簡介

劉妍炯,大學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綠色建筑、海綿城市,現供職于德勤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企業入園”的發展趨勢持續向好,產業園區已經成為我國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本文通過對現行綠色低碳園區評價標準進行匯總和剖析,在“雙碳”目標和低碳園區設計趨勢下,對低碳園區設計路徑進行探索,幫助新建園區項目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優化碳資產管理模式的相關需求,并提出具體的綠色低碳園區實施路徑、具體舉措以及行動方案,為綠色低碳園區和節能減排目標的達成提供保障。


綠色低碳園區申報方向 


綠色園區:是指工業總產值占GDP比重超過50%,以產品制造和能源供給為主要功能,具有法定邊界和范圍,以及統一的管理機構的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為持續完善綠色制造體系,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助力工業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工業和信息化部于每年9月份發起本年度綠色制造名單推薦工作,綠色工業園區為申報方向之一,由市向省再向國家逐級進行申報,其中對于被納入省級綠色制造名單的企業或園區,優先推薦參加國家級綠色制造名單評選。該評價指標體系包括能源利用綠色化指標、資源利用綠色化指標、基礎設施綠色化指標、產業綠色化指標、生態環境綠色化指標、運行管理綠色化指標6個方面。


生態工業園區:是指依據循環經濟理念、工業生態學原理和清潔生產要求,符合HJ 274—2015《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標準》和《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管理辦法》及其他相關要求,并按規定程序通過審查,被授予相應稱號的新型工業園區。目前,我國已有93個國家試點生態工業園區,其中,55個通過試點驗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經濟發展、產業共生、資源節約、環境保護、信息公開5大類32項指標。


BRE&TüV 凈零碳園區:凈零碳園區評價體系由英國建筑研究院(BRE)和德國萊茵TüV 集團聯合制定發布,助力工業產業園區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為園區降低碳排放提供專業支持。該評價體系從低碳經濟、資源與能源、環境與生態、災害及韌性、交通及基礎設施、低碳宣傳及管理等多個評估模塊出發,對園區進行系統性的評估。


智慧零碳工業園區:是指將智慧能源和低碳發展理念融入園區綜合規劃、建設、發展全過程,從土地利用及空間、能源與建筑、資源與環境、交通、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排放,協調園區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發展,積極創新發展模式的工業園區。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于2020年8月發布T/CSPSTC 51—2020《智慧零碳工業園區設計和評價技術指南》團體標準,根據目前國際上已有的工業園區與建筑智慧、零碳的標準、規范及指南等相關技術內容,分析識別國際上的優良實踐,結合我國工業企業、建筑等主要領域的發展現狀及需求,開展工業園區智慧與零碳設計以及評價技術指南的研究,為工業園區智慧與零碳發展工作和各級政府主管部門開展工業園區智慧與節能減排及其他監管工作提供技術支持。該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低碳經濟與低碳管理、能源節約與環境保護、智慧化系統 3 個方面。


低碳園區:是指在滿足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目標的前提下,以系統產生最少的溫室氣體排放獲得最大的經濟社會產出。青島市現代服務業聯合會、青島市標準化協會于 2022 年 6 月聯合發布T/QDSF 012—2022、T/QDAS 088— 2022《低碳園區評價指南》團體標準,為低碳園區評價的評價條件、評價指標、評價方法、評價方式、評價結果處理 等方面提供建議和指導。該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低碳規劃、低碳生產或服務、低碳管理3個方面。


注: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零碳園區建設的通知,具體申報條件可點擊公眾號今日發布次條推文查看。



低碳園區可持續發展設計路徑


結合各類園區評價指標體系,低碳園區可持續發展建議從能源利用、資源利用、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生態環境、運行管理6大維度進行設計。


能源利用:

在能源側,充分利用園區內工業廠房大片屋頂優勢,因地制宜布置太陽能光伏板,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這不僅能夠盤活固定資產,增加企業收益,還可以節省峰值電費,余電上網銷售。

在用戶側,下沉到用戶用能設備,深入分析用戶用能特性,通過多方位的用戶能源系統節能升級與運維檢修,降低用戶用能與運營成本,提高用戶用能經濟性,提高用戶電力銷售黏性。

在能源銷售側,積極開展園區內售電、用電套餐和多能源套餐等能源銷售服務,并通過售電促進用戶側綜合能源服務開展。如此充分利用信息物聯手段,發展各類數據型售電服務(如優化用電、需求響應、可再生能源配額等),使能源銷售側與用戶側綜合能源服務相互促進,降低用戶用能成本,增加綜合能源服務類型。

在儲能側,為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配套儲能裝置,并合理開展移動儲能服務。


資源利用:

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可加大市政生活污水、再生水的應用力度,建設雨水收集、儲存和綜合利用設施,加大工業廢水利用循環;同時可增設水務經理職位,定期開展工業節水診斷,引進第三方工業節水及水處理服務機構,建設智慧用水管理云平臺。

提高工業固體廢棄物等再生資源利用率,可在園區規劃設計初期就將產業布局納入考慮,形成產業鏈閉環,通過物料和能源的集成利用,把一個生產工藝的副產品變成另一個工藝的原料,實現園區物料高效流轉,資源能源最大化利用,污染物最小化排放。

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需強化“畝產論英雄”導向,加快處置“僵尸企業”,開發建設多層廠房、下沉式廠房;同時園區內建設用于服務產業發展、職工休閑生活的配套功能平臺,堅持產城融合,打造宜居宜業生態圈。


基礎設施建設:

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等級和規模、完善程度和承載能力,直接影響園區的綜合發展能力和營商環境。隨著園區建設標準的不斷提升,道路、供水、供電、排上下水、通訊、排污、網絡、地塊自然平等基礎設施建設逐漸趨于完善。低碳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可從以下6個方面展開設計。 

(1)綠色建筑。可以通過提升綠色建筑比例來提升建筑性能,進而在園區建筑層面實現節能減排,提升建筑品質。 

(2)公共交通。首先要提高公共交通覆蓋率,提高綠色出行比例;其次要關注節能與新能源公交車,城市公交車等公共交通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已是大勢所趨,推動公交車新能源化,不僅能極大降低空氣污染,同時還能節省大量能源。 

(3)5G網絡。5G是我國七大“新基建”中的領頭羊, 憑借大連接、大寬帶及高可靠、低時延等技術優勢,逐步滲透到越來越多的行業和應用場景,是支撐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產業園區規劃建設5G通信基礎設施,將5G應用到園區,不僅積極響應了國家加快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號召,并且貫徹國家《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為園區的數字化和智慧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5G目前的應用十分廣泛并且在不斷發展中,將5G應用到園區,可推進園區級和企業級的智慧化建設,打造智慧園區,驅動產業創新。 

(4)園區信息化系統。園區擬規劃建設專業的信息化系統,既滿足近期企業進駐和業務開展,并留有遠期發展的空間。信息化建設也將為產業園區通過國家驗收、封關運營奠定基礎。5G通信可助力園區信息化系統的建設及應用,提高通信效率和質量。 

(5)智慧園區管理。得益于5G強大的數據傳輸能力,相關單位可結合物聯網技術,將其應用于園區的智慧管理,應用場景主要有安防、交通、環保、物流、物業管理、能源管理、災害應急、公共信息服務等。 

(6)企業創新和數字化轉型。5G也可賦能園區內的入駐企業,因其超高速和低延時的特性,不僅可應用于提升常規辦公體驗,也可助力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業務的開發。


產業結構: 

園區在產業結構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企業之間關聯度低,難以形成產業鏈;園區內企業產業結構層次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沒有達到專業化、高端化的發展水平,缺乏技術創新能力,產業服務能力薄弱。建議產業園區在產業選擇上充分考慮產業的專業化、高端化水平,技術創新能力以及產業服務能力,同時注重產業的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打造。在吸引企業方面,充分關注企業之間的關聯性和相互滲透性,適當引進上下游產生企業集聚帶來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形成產業集群和持續發展的動力。


生態環境: 

污染物排放強度高、園區環保管理能力薄弱是園區生態環境問題兩個重要的方面,不僅會引發嚴重的環境污染事故,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園區長遠發展,還增加了日后的治理成本,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產業園區的生態環境建設,首先應積極引導園區和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其次,可建立以獎代補和先建后補的補助機制,引導園區企業新建改建擴建水、氣處理設施,引進垃圾焚燒發電、生物質能發電項目等,垃圾處理實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再次,引入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最后,園區管理方應采取嚴格監管措施,嚴把項目準入門檻,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整合園區及企業現有環保、安全、消防等各類監控平臺,搭建環保安全應急智慧管理大數據平臺,建成環保安全應急智慧管理 中心,實現可視化監控、智能分析、自動預警、快速響應等功能。低碳園區的生態環境設計可從以下4個方面采取具體措施。 

(1)城市慢行系統。園區內上下班時段有大量的非機動車及行人,且園區內重卡大貨車較多,綜合考慮,園區需引導交通模式從“以車為本”的機動車出行向“以人為本” 的步行和自行車的轉換。園區內部道路應設置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實現人車分流。同時,綜合考慮道路遮陰比例,建議采用城市綠道將人行道、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進行分隔,并因地制宜選擇苗木品種。 

(2)空氣質量監控系統。為實時監控園區的空氣質量,保證園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約80%以上,建議在園區設置室外空氣質量監控系統,以實現園區空氣質量監控、大氣數據管理、空氣質量分析評價、污染源溯源分析、監控預警、智能移動終端設置等功能。

(3)海綿城市。若園區不考慮海綿城市設計,則硬質鋪裝占比較大、園區綠化面積不足等一系列問題將會導致園區內徑流污染嚴重,排放容量不能滿足生產需求,甚至會導致嚴重的內澇,因此筆者建議在園區增加海綿城市設計。海綿城市設計最重要的就是在場地內尋找“海綿”,即具備滲透、滯留、集蓄、凈化、利用和排放雨水作用的工程設施,可考慮在園區建筑物屋頂、道路、綠地、廣場布置海綿設施。目前常用的海綿城市設計措施有屋頂綠化、下凹綠地、雨水花園、轉輸型植草溝、生態樹池、透水鋪裝等。 

(4碳匯。碳匯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CO2,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園區項目適用的碳匯種類具體包括森林碳匯、草地碳匯、耕地碳匯、土壤碳匯。


運行管理:

園區的低碳化發展不僅需要行之有效的發展政策,更需要高效的管理工具。為解決綠色產業園區能源消費量采集、計量,碳排放量計算,建議園區建設一套“雙碳”智慧管理平臺,集合物聯網、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時監測能碳數據,全場景多維度分析,深度挖掘減排潛力,智能推演脫碳路徑。



總  結


我國產業園區不再只是產業集聚發展、貢獻經濟增長的主陣地,同時也是踐行節能減排、優化生態環境的主戰場。在“碳中和”時代,園區在履行原有職責的基礎上,必須承擔完善低碳基礎設施、加強排放監測、合理確定園區碳排放閾值、創新碳排放激勵機制、開展碳排放交易等責任。通過現行綠色低碳園區評價標準的匯總和剖析,以及低碳園區設計路徑的探索,幫助新建園區項目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為綠色低碳園區建設和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



本文引用格式劉妍炯. 基于“雙碳”目標的綠色低碳園區可持續發展設計路徑研究[J]. 綠色建筑,2024,16(3):64-66,103.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標簽:園區  能源  綠色  發展  評價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28號院諾德中心一期2號樓12層1201室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綠建之窗網站已運行:
  京公網安備11010602007284號  京ICP備14061276號-3 51LA統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等县| 绩溪县| 大方县| 桂林市| 高安市| 鄂伦春自治旗| 达拉特旗| 昭觉县| 桦甸市| 灵台县| 石泉县| 锡林郭勒盟| 富宁县| 迁西县| 嘉祥县| 且末县| 长宁区| 长沙县| 昌宁县| 时尚| 克东县| 嵩明县| 洪洞县| 绥江县| 巧家县| 佛教| 黔东| 苏尼特左旗| 秭归县| 泸州市| 格尔木市| 锡林郭勒盟| 武平县| 永胜县| 天全县| 小金县| 长海县| 安图县| 建昌县| 康马县| 安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