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案例丨零碳園區設計探索 :中關村(延慶)無人機產業園
時間:2025-08-02 16:05:01 作者:GBWindows 來源:行業網站 閱讀:181內容摘要:中關村(延慶)無人機產業園是由中關村發展集團與延慶區政府重點建設的產業園區,項目建成后將打造為集尖端無人機研發智造、硬科技創新孵化、高成長性企業加速、綠色低碳技術探索及權威系統檢測認證于一體的低空產業綜合創新中心,在低碳生態設計領域全面貫徹了零碳園區的規劃設計要求。該產業園由中關村發展集團主導建設,計劃于2026年建成...中關村(延慶)無人機產業園是由中關村發展集團與延慶區政府重點建設的產業園區,項目建成后將打造為集尖端無人機研發智造、硬科技創新孵化、高成長性企業加速、綠色低碳技術探索及權威系統檢測認證于一體的低空產業綜合創新中心,在低碳生態設計領域全面貫徹了零碳園區的規劃設計要求。該產業園由中關村發展集團主導建設,計劃于2026年建成集研發、辦公、生產、生活于一體的專業化園區,總投資3.9億元,項目總用地面積達1.74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4.46萬平方米,園區主體由4棟研發智造空間構成。。
鳥瞰圖
總體設計理念
“苑的自然雅趣”+“城的現代秩序”
打造具有場地特質及產業特征的——綠園中的科技園區
產城融合
以生態綠環集聚人群,強化產城融合
以公園為依托向外滲透,強化基地與周邊聯系
通過生態廊道串聯綠色網絡,打造區域生態綠環
空間結構
引綠借景 ,功能反補 ,織補城市
“科創綠芯”+“生態外芯”串聯公園與地塊
生態外芯—為城市提供綠色及公共空間
科創綠芯—為城市補充功能需求
公共通廊—為城市提供可自由穿行的便捷空間
一芯,兩環,十字軸,多界面
一芯:科創綠芯
兩環: 外環交通環,內環功能環
十字軸:創享十字軸
多界面:完整界面 ,創建企業獨立身份
融合景觀與建筑,創造生態軸線和立體庭院 ,最大化景觀視野
下沉庭院、屋頂露臺、上人屋面等延展豎向空間,打造多功能復合的園區辦公空間
低碳體系
整體規劃
利用下沉庭院改善地下空間的自然采光條件,盡可能地避免出現無窗空間。
以大喬木為綠化骨架,采用喬、灌、草結合的復合綠化,形成層次豐富、錯落有致的植物景觀效果,喬灌木覆蓋率大于40%。
通過遮陰設施可降低園區熱島強度,室外活動場地遮陰面積比例大于30%。
為維持生態平衡,提高生物多樣性,應合理規劃食源植物配比,豐富數量與種類,食源植物率大于20%。
綠色交通
本項目500米之內有2個公交站點,分別為康莊小區及康莊小區東口。
新能源充電裝置和充電過程可作為園區可再生能源的緩沖池,一定程度上提高綠色電力系統穩定性,機動車充電車位比例為25%。
便于低碳綠色出行,為新能源非機動車提供動力保障,園區內應設置電動非機動車充電區,非機動車充電區面積約為100㎡。
園區設置30km/h限速區和謹慎駕駛區,并設置減速裝置。
生態綠道
健走或慢跑是便捷且喜聞樂見的健身方式。
綠色發展以人為本,為使園區人員親近自然,強身健體,緩解壓力,平衡身心,園區規劃了流暢、連貫的健身步道,打造舒適健康的運動環境。
項目打造三個層級的公共綠道空間,健康步道貫穿公園與園區。
健康步道長度大于600米,寬度不少于1.25米。
綠色能源
本項目采用可再生能源的冷熱源方案。夏季采用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聯合供冷;冬季采用地源熱泵+空氣源熱泵聯合供熱,可再生能源系統供冷、供熱裝機容量占總容量的100%。
屋頂50%的區域設置光伏發電板,總裝機量為365kw。園區內用電裝機總量5000kw,裝機占比高達7.3%。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為37.21%。
綠色建筑
在生態文明建設和雙碳戰略背景下,規模化建設高品質的綠色建筑對于城鄉建設領域節能減碳具有重要意義。本項目綠色建筑比例:二星級及以上100%。
建筑圍護結構熱工性能直接影響建筑的供暖和空調的負荷與能耗,是實現建筑節能降碳的關鍵環節,本項目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提升率大于10%。
適宜的可開啟外窗比例有利于引入自然通風,加強空氣流通和散熱。合理利用自然通風來消除室內余熱余濕也是建筑節能的有效手段,本項目通風換氣面積比例均大于10%。
多建筑界面加強自然通風
風環境分析
水資源管理
下凹綠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調蓄容積,且可用于調蓄和凈化徑流雨水的綠地,本項目下凹綠地比例為60%。
雨水花園是生物滯留設施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減雨水徑流的峰值流量、徑流總量和徑流污染。本項目擬修建雨水花園,面積約150㎡。
高效灌溉是指采用微灌、滲灌、低壓管灌等節水灌溉方式,本項目擬采用微噴灌(土壤濕度感應+雨天關閉),比例為100%。
節水器具的采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從源頭上提高園區的用水效率,減少用水量及污水量,從而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本項目衛生器具用水效率等級全部2級,且50%以上達到1級。
下沉綠地典型構造示意圖
智慧監管
本項目結合實際情況,建設部署包括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的智慧平臺。
碳排放監管系統:是以減碳為核心目標,采用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技術,綜合園區碳排放計算、監測、分析、管控等功能的數字化平臺。
能源管理系統:是以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支持,對各項能源的產生、儲存、消耗等情況進行采集、傳輸、存儲、統計、上傳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精細計量、實時監測、智能處理和動態管控等達到精細化管理的目標。
參觀動線
為促進低碳生態園區發展,提高園區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強化示范輻射效應,提升園區社會效益,展示園區先進的低碳生態理念和綠色技術,規劃一條完整、連貫的參觀動線,系統性展示低碳生態園區技術成果。
通過參觀動線,讓參觀者在實際建成環境中,直觀了解園區的低碳生態理念和發展愿景。
區域亮點
素材來源:工業設計院微報
文章來源:友綠網
聲明:本站所有內容,凡注明來源:綠建之窗”或“本站原創”的文字、圖片等,版權均屬本網所有,其他媒體、網站等如需轉載、轉貼,請注明來源為“綠建之窗”。凡注明"來源:XXX"的內容,為本網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也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對不遵守聲明或其他違法、惡意使用本網內容者,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管理員QQ: 4993067 32533240,緊急聯系方式:13693161205。
- 相關文章
新聞資訊
本欄最新更新
-
09-09人民日報“零碳園區”聚焦報道!
-
09-08從鏈接到共生:共建“好房子技術生態圈”倡議
-
09-08從北京中海金融中心,看中海地產的雙碳引領之路
-
09-07如何把30年歷史老樓改造為近零能耗和近零碳建筑標桿?
-
09-07行業資訊|當超低能耗建筑成為“好房子”的標配
-
09-06項目 ▎7.8萬平米的超低能耗教育建筑
-
09-06他們的休息室應該在哪里?
-
09-05意大利對SHEIN綠色聲明處罰報告解讀
-
09-05《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建筑領域要點解讀
-
09-04PHI項目 ▎北京首個大型超低能耗社區
本欄推薦
閱讀排行
通信地址: 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28號院諾德中心一期2號樓12層1201室 郵編:100070 網站合作:QQ:1658253059 電話: 13693161205 18501126985
